穿在1977

狸猫换银子

首页 >> 穿在1977 >> 穿在1977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暗河长明 明星系列多肉小说 官道:从殡仪馆平步青云 坏蛋是怎样炼成的 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 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 权力巅峰:从借调市纪委开始 欢乐颂之拿下五美欢乐无匹 四合院一边缘人 
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- 穿在1977全文阅读 - 穿在1977txt下载 - 穿在1977最新章节 -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

第900章 且听下回分解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要问我国第一部“旅游宣传片”是什么,那么绝对非《丝绸之路》莫属。

在去年,也就是1979年,央台决定搞个大动作,他们历史性地引入了外部合作方,即小本子放送协会(NhK)电视台,要联合制作一部纪录片,探索丝绸之路、展现丝织艺术,以及丝路人民的生活状况,融古今于一体,继承过去、展望未来。

这部纪录片也造就了两个第一:第一次对外开放协作拍摄电视节目、第一部电视系列片。

与小本子电视台的合作,也为国内电视界,尤其是纪录片的拍摄,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方法。

片子的开机仪式是在8月25日,其实早在8月8日就已经开始拍摄。

什么拍摄过程、去英法德意苏取景、艺术成就、政治意义啥的都不说了。

就说结果。

拍摄工作截止到1980年9月1日全部结束,然后央台根据拍摄的素材,制作了15集的《丝绸之路》。

NhK电视台则边拍边剪,首先制作了包括序篇在内的14集系列片,并从5月1日开始播放序篇、5月7日开始首播。

这还没完,NhK又用编余素材,按丝绸之路上的自然、民族、文物等类别,分别编成24集系列专辑连续播出。

等于来了个一鱼双吃。

这种史无前例、为一部纪录片展开官方宣传的活动,极大地激发了小本子民众对丝绸之路的兴趣。

因此在小本,很快就出现了一股肉眼可见的“丝绸之路热”。

然后顺理成章,我国改开后的第一次旅游热潮顺利到来。

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几十年以后,许多小本子老人再去中国旅游的时候,甚至还会将西安、敦煌等地列为必游景点,就是为了重温旧梦。

所以陈凡要拍“旅游宣传片”,用这部片子作为成功案例,拿去跟上级讲道理,实在是再合适不过。

今天是5月6日,那么序篇已经播出了,等再过一两个月,就能看到效果。

到时候小本子整团整团地往国内拉,陈凡再将策划方案递上去,谁还会有意见、有顾虑?

成功就在眼前,还等什么啊亲?!

赶紧拍啊!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什么样的宣传片,可以拉动云湖地区、乃至江南省、甚至是全国的旅游发展呢?

毫无疑问,省城和云湖都作为长江重镇,再没有比国内另一部真正的巅峰纪录片:《话说长江》更合适的片子。

其实呢,《话说长江》之所以能如此成功,跟《丝绸之路》还有一点点的关系。

原因有二。

当时《话说长江》即将播出的时候,总撰稿人陈汉元,这位大佬同时还是央台总编室的主任,对于节目播出,有那么亿点点的话语权。

之前播出《丝绸之路》的时候,国内的电视节目还处于非常随性的状态。

随性的意思,就是节目预告我照出,但是播出时间不一定。

除了极个别特殊的节目之外。

嗯,这里说的就是联播新闻。

其他节目的播出,基本上都要等上一个节目结束,才会按照顺序接着往下播。

而上一个节目什么时候能结束,这个时间是不可控的,什么时候播完就算。

就连两个节目之间,电视台也会无意识地留下短则几秒,长则几分钟的无信号黑屏空档。

观众们看见黑屏,还有不间断的“嘀……”声,就知道这是在换片子。

跟放电影有得一拼。

于是就造成了电视节目播出的随意性。

所以在播放《丝绸之路》的时候,说是几点播,结果观众们到点了打开电视机一看,哟嚯,还在放上一个节目、甚至上上个节目,那就等着看重播吧。

结果就造成了《丝绸之路》在小本子爆火,在国内却有些不温不火的情况,让国内的不少电视人感觉颜面无光。

所以在《话说长江》播出的时候,陈大佬就发话了,必须按点播出,不管上一个节目播到什么内容,时间一到,必须给我掐掉,准时播出《话说长江》。

就这么一点改变,从此以后,我国的电视节目都要掐表播放,一个节目需要多长时间必须固定、换片不允许有间隔……等等规定都出来了。

《话说长江》的播出也算是改变了我国的电视生态。

而准点播出以后,观众也没让电视台失望,百分之四十的收视率直接爆表。

虽然不知道这个收视率是怎么统计来的、准不准确,但百分之四十的收视率,确实保持了纪录片收视率的记录几十年,即便是最火爆的《舌尖》也远远不及。

而《话说长江》之所以能成为爆款,还有第二个原因。

那就是,这部片子,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“说教”,只是简简单单地展示长江两岸居民的风俗人情……。

这样的改变,在国内电视节目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!

以前不管是什么节目,电视剧、新闻、科教片、……等等,都离不开大义凛然的说教。

却不知道这种方式,已经让很多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感到反感。

结果忽然出了一部没有任何说教,还这么好看的片子,当即引起观众的兴趣。

就跟80后看《上海滩》和《霍元甲》似的,一台电视机能拖好几十人,都争相去看一部风光纪录片。

那么问题又来了,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究竟是哪位大佬,竟然敢这么做呢?

答案就是:小本子大佬、八十年代的超级歌星,佐田雅志。

1980年9月,佐田雅志在京城展览馆举办了个人演唱会,次年又去上海演出,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开演唱会的小本子歌手。

他在上海演出的时候,意外得知了一个消息,央台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片。

后来也有资料说是央台故意放消息给他的,就是为了找金主。

反正不管谁先找谁,在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之后,佐田雅志毫不犹豫拉上他的老爹,找到了央台,表达了想要合作的愿望。

有人主动送上门来出钱,央台当然乐意啊。

不管主动还是被动,他们也正好在找金主爸爸呢,当即表示,你出钱、我出力,大家一起做大做强、再创辉煌。

于是双方一拍即合,用佐田雅志老爹公司的名义,和央台签署了合作合同。

当时佐田雅志表示可以投资10亿日元,但央台经过精心核算,表示用不了那么多,只需要8亿就够了。

郎有情妾有意,合作迅速进入实质阶段。

拍摄计划非常明确,从上海开始,往长江源头溯源,最终抵达长江源头,拍摄结束。

版权则由双方共享,国内的归央台,小本的归佐田公司,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。

然后拍摄开始。

这时候佐田雅志却不乐意了。

他对着长江大呼小叫,这么美的风景,怎么能用电视胶片拍???

换,必须换!

央台一想,反正是你掏钱,谁掏钱谁说了算,自己又没损失,那就换呗。

佐田雅志先说服小本电视台搬来最先进的机器,用上了电影胶片,又坐上了央台召唤来的直升机,表示每一处都要用航拍来展现长江的壮美。

他们拍了黄浦江入海口、上海成片的红屋顶石库门房子、停满了轮船的外滩、南京路上的“第十百货商店”、黄浦江边脚边放着菜篮子练拳的大爷大妈、大爷大妈对面偎依在一起谈恋爱的小年轻、人在教堂做礼拜手里却拿着佛珠的大婶、……

从自然风光,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,佐田雅志什么都要拍。

结果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生了。

刚从上海出来,人还在无锡呢,8亿日元的巨额资金就花完了!

8亿日元,才特么拍了两站,结果就花完了?

央台一看,这要拍完整部片子,特么得砸进去多少钱?

我拍整部《丝绸之路》也没花这么多钱啊。

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,这个小本子歌星确定是个巨坑。

于是二话不说,立马提桶跑路。

佐田雅志终究是个年轻人,年轻人就有一股子虎劲,央台跑了,他可不愿意跑。

拍摄审批同意的文件还在手里,没了张屠户,我自己也能杀猪,怕什么?

当即表示,你们不拍了,那我自己拍!

不过经过这次教训,他也懂得了控制成本的重要性,将不必要的成员全部遣散,最后干脆自己做主持,只带了一名摄影师上路。

嗯,也有说还有一名助理的。

反正就这么两三个人,再次启程。

他们在无锡拍摄水上人家、和农民一起插秧、看老大爷放牛,还和当地小伙儿一起摸鱼。

(在无锡摸鱼)

在景德镇看大叔踩泥巴、看质检员大婶砸瑕疵品陶瓷,在武汉拍沿着长江大桥巡逻的小战士,在岳阳坐上长沙牌公交车去看洞庭湖、还为岳阳楼配上杜甫的七言绝句《登岳阳楼》。

在荆州博物馆里看西汉古尸、拜访所剩无几的老道观,……。

还有田间的大水车、在江边用30米长的鱼竿捕鱼、和当地居民一起划龙舟……

(30米长的鱼竿)

作为小本子,佐田雅志并没有回避抗战历史,他专程去了南京中华门驻足反思,在武汉与小本留学生交流,在宜昌石牌门保卫战旧址,他采访了许多位遭受小本军欺辱的老人,……

精神小伙不怕苦不怕累,穿三峡过重庆,一路沿着长江而上,最终止步在了峨眉山金顶。

因为他拿不到审批,终究没有抵达长江源头。

这一年多的拍摄,花光了他自己和父亲的所有资产之外,还欠了一大笔钱,连本带利整整28亿日元。

佐田雅志带着拍摄的素材回到小本,最终剪辑成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电影,上映后只拿到了几亿日元的票房,于是他和父亲同时宣布破产。

这笔负债,直到2010年,他才宣布还清,由于时间太长,还多支付了7亿日元的利息,也就是总共还了35亿日元。

当时不到30岁的佐田雅志,用大半个人生为代价,换回一部他为之骄傲了一辈子的纪录片。

而央台在他制作完电影之后,就直接把他拍的素材全部拿回来,然后补拍了几个镜头,便剪辑成了每集20分钟、总共25集的电视风光片:《话说长江》。

也许是佐田雅志的素材确实没法填充说教内容,也许是总编辑戴维宇和总撰稿人陈汉元受到了启发,又或许是他们看到过去电视人拍的纪录片太不真实,希望能在这部纪录片中做一些突破。

最终他们并没有往这部片子里面添加说教内容,而是以原有素材为基础,用章回体的方式,并设置了两个“主持人”,为大家解说这部纪录片。

但是没有“教育意义”,在那个年代是不行的。

电影电视都是宣传载体,怎么能没有教育意义呢?

这时候陈汉元就反复强调,“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,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,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。……所以基本上我到现在还是坚持,做节目跟写文章一样,目的都是一样,是有话要说。不是说给自己,是说给别人,别人爱听不爱听取决于你讲得好不好。”

领导一听,也有道理,那就这样吧。

于是,一部按时播出、并且没有说教的纪录片,就这么在中国的电视史上立下了一座里程碑。

但是这部片子也有遗憾,那就是虽然最后做成了录像带、摆上了世界各地的音像店,却没有能登上任何一家国外电视台。

因为这种拍摄的叙事结构不符合国外纪录片的拍摄标准,最后连小本子的电视台都没有收。

不过,现在陈凡来了,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。

首先佐田雅志还是好好地去做他的歌手吧,纪录片这种事情就别掺和了。

至于央台遗憾的不能在国外上映的问题,换成陈凡来拍的话,自然不会再存在。

倒不是说他要改变这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,别的不说,佐田雅志这位门外汉导演,在不懂任何纪录片拍摄规则的情况下,用他的热心与真挚,拍出了人文片最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“烟火气”。

无论是自然风光,还是市井小巷,都是中华大地的组成部分,在他的镜头下,人、景、城市都合而为一,完美体现了长江作为中华母亲河的特点。

在这方面,陈凡不打算改,反而要发扬光大。

别忘了,他的真正目的,是要将这部风光纪录片,变成中国旅游在国际上的宣传片,没点有意思的东西,怎么能打消那些外国游客的顾虑,并让他们产生过来旅游的兴趣呢?

所以,什么纪录片结构、手法都不重要。

大不了我这不叫纪录片,就叫旅游电视片行不行?

等拍完之后,直接免费授权给正在美国组建广播电视网的舅妈赵婉茹,在美国电视台播放。

别说能不能免费授权。

说不定上级还要表扬陈凡“大义灭亲”,利用亲戚的电视台帮国内旅游做宣传呢。

另外,拍摄这部电视片,也是陈凡“报复”的大好机会。

至于如何报复,且听下回分解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婚后上瘾 赵氏嫡女 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御女天下 终极星卡师 很纯很暧昧 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 明星系列多肉小说 不良之年少轻狂 权财 重生之嫡女祸妃 我把全修真界卷哭了 花都太子 四合院:众里寻她千百度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吞噬九重天 肥水不流外人田 尘翳 修炼从简化功法开始 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 
经典收藏魔艳武林后宫传 御女天下 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 渔港春夜 非凡人生 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 很纯很暧昧 四合院:54开局,悟性逆天 穿越大周 九龙至尊 四合院:开局嫂子秦淮茹 港综:东南亚无冕之王 四合院:最强主角 校花学姐从无绯闻,直到我上大学 大反派熟知剧情,女主们全都堕落 四合院:秦淮茹摸错门,能怪我? 平凡的世界 神豪:开局爱情公寓3,觉醒系统 四合院之别样人生 四合院:别不信,我比禽兽还禽兽 
最近更新撩倒五个男主后,娇美寡妇跑路了 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 守寡后,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 重生八零小豆丁,手握空间聊天群 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 清穿:救命!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 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,我成唯一真神 凤隐锦杀 被抄家流放,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! 渣男兼祧吃绝户?改嫁皇叔他急了 我的暴君系统天天想噶我老公 炽吻失氧 侧妃进门我让位,死遁了你疯什么 雾色迷津 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 八零随军: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 引朱鸾 太子妃为何不侍寝 恶女娇软,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 小孩哥别闹!国家都快压不住了 
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- 穿在1977txt下载 - 穿在1977最新章节 - 穿在1977全文阅读 -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