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

花钱月下伤心奴家

首页 >>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>>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我无限回档,洞悉所有底牌 犟骨 六零年,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 上午毁我丹田,下午在你坟前烧纸 九叔:简化金光咒,晒太阳就变强 长生:众生化凡!吾,独觅长生 规则怪谈:我能完美利用规则 七零: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 绑定生子系统后,绝嗣帝王放肆宠 开局59年,人在南锣鼓巷 
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文阅读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txt下载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

第965章 俘虏改造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365师与129师的留守人员、新兵训练团的骨干人员,成了这场改造工作的主力军。他们中既有身经百战的老兵,也有刚从延安学习归来的青年干部,每个人都深知肩头的分量。

为了让改造工作有序推进,八路军总部在焦作、平顺县、黎城县、武乡县等地圈定了多个标准化营地,像四颗钉子牢牢钉在晋东南的地图上。

在平顺县一处临时改建的营地内,365师留守的三营教导员李明刚正对着名册清点人数。

营地操场上,上千名国军俘虏整齐列队,身上的军装虽已换为八路军的灰布制服,眼神中却仍带着迷茫与戒备。

“这些弟兄大多是被迫参军,有的甚至是被抓壮丁拉来的,”李明刚对身旁的新兵团团长查余生说道,

“他们对八路军的了解,还停留在反动派的造谣里。咱们不仅要教他们打仗,更要让他们明白‘为谁而战’。”

查余生点头应道:“是啊,昨天还有个士兵偷偷问我,‘你们真的不抢老百姓东西?’可见偏见有多深。”

为了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,八路军总部特意从延安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政工人员。这些干部带着延安的精神火种,分散到各个营地,成为改造工作的“主心骨”。

在黎城县的营地,来自延安的老政工李大姐正组织俘虏们开会。她没有讲大道理,而是从自己参加长征的经历说起,讲红军如何在雪山草地中坚守信念,讲八路军如何与老百姓同吃同住——“我们的枪是用来打鬼子、护百姓的,不是用来欺负人的。”朴实的话语,让台下不少俘虏挺直了腰杆。

改造工作的第一步,是细致的甄别与筛查。政工人员与留守干部组成工作组,逐一对俘虏进行谈话。

在武乡县的一间临时办公室里,灯光常常亮到深夜。工作组成员围坐桌前,整理着白天的谈话记录:“张德胜,河南人,家里有父母妻儿,被抓壮丁入伍,参加过徐州会战,对日军有仇恨……”

“刘麻子,原是晋绥军排长,据说曾参与过对我军的围剿,但主动交代了问题,有悔意……”

甄别并非为了揪出“坏人”,而是为了精准施策。对于确有血债、态度顽固者,另行关押审查;对于被迫参军、愿意悔改者,则纳入改造队列。

武陟县营地就曾遇到过棘手案例:一名原国军连长起初拒不配合,动辄以“正规军”自居,嘲讽八路军“土气”。

政工人员没有强硬打压,而是让他亲眼看着战士们帮老乡收割庄稼,听老乡讲述八路军如何保护他们免受日军劫掠。

一周后,这位连长主动找到工作组:“我以前被蒙了,你们才是真的为老百姓打仗。”

思想改造的核心,是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的学习。在焦作县城的营地,每天清晨都会响起整齐的背诵声:“一切行动听指挥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一切缴获要归公……”

那些改造的战士们不仅要背诵,更要在实践中体会。营地组织他们帮老乡挑水、修房,每当有人下意识地想“拿点东西”,身旁的战士就会轻声提醒:

“想想纪律第三条。”久而久之,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从口号变成了自觉。

为了让俘虏们真正理解八路军的作风,营地还安排了“对比教学”。他们请来被日军迫害的百姓讲述苦难,再对比八路军如何解救他们。

组织俘虏观看战场遗址,解析“游击战”“持久战”的战略思想,让他们明白“不是硬拼才叫勇敢,保护百姓、保存力量同样重要”。

原晋绥军士兵马二柱在日记里写道:“以前当官的总说‘当兵吃粮,莫问其他’,现在才懂,粮是老百姓给的,命要为老百姓拼。”

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,八路军总部意识到,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与流程来指导这项工作。

于是,《俘虏改造学习大纲》与《培训纲要》应运而生。大纲详细规定了改造的三个阶段:认知阶段(学习纪律与政策)、实践阶段(参与劳动与训练)、升华阶段(加入战斗或后勤队伍)。

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考核标准,比如“能主动帮助群众”“能准确复述八路军宗旨”等。

在平顺县营地,王强指导员正按照大纲组织“实战演练”——模拟日军扫荡时如何掩护百姓转移。

俘虏们起初动作生疏,甚至不知道如何与老乡沟通。王强就让老兵示范:“喊话要接地气,‘大爷别慌,我们护着您走’,不是喊‘群众们,跟我撤退’。”

几轮演练下来,整训的俘虏兵们渐渐找到了感觉,有个俘虏兵甚至想出了“让妇女儿童走中间,青壮年殿后”的妙招,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

这些规范的制定,让改造工作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变成了“按图施工”。繁峙县战役、平型关战役,忻州战役后,一万六千名晋绥军士兵加入改造队伍时,各营地已能迅速上手。

他们按大纲分组,老兵带新兵,形成了“传帮带”的良性循环。原晋绥军师长郭静云在参观平顺县营地后感叹:

“以前总说八路军‘土’,现在才明白,这种‘土’是扎根在百姓里的扎实,是打胜仗的底气。”

改造工作的成效,最终体现在俘虏们的思想转变上。在黎城县的一次射击训练中,原国军士兵孙大胜打出了十环的好成绩。

他放下枪,红着眼对李大姐说:“以前打靶是为了不挨长官的鞭子,现在我想练好枪法,去前线打鬼子,为我那被鬼子杀了的爹娘报仇!”这样的场景,在各个营地屡见不鲜。

不少俘虏主动申请加入战斗队伍。武陟县营地的一百多名俘虏兵组成了“补充连”,在训练考核中全部达标,被编入365师的后备部队。

他们在誓师大会上喊出的口号,比谁都响亮:“跟着八路军,打鬼子,保家乡!”那些因年龄、身体原因不适合上前线的,则加入了后勤队伍,有的成了炊事员,有的参与弹药运输,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
夕阳下,焦作县城的营地操场上,俘虏们与八路军战士一起唱歌、打球,曾经的隔阂早已消融。远处传来前线胜利的消息——阳泉城被攻克了。

欢呼声中,马二柱对身旁的战士说:“等我改造好了,也去前线,跟你们一起打太原!”

焦作营地的课堂里,谭政委正对着黑板上的“官兵平等”四个字讲解,粉笔末簌簌落在肩头。

“你们看这三个字,”他转身指向窗外,战士们正和俘虏一起抬水,“在这儿,炊事员和营长吃一样的窝窝头,谁也别想搞特殊。”

台下有个原国军排长撇了撇嘴,谭政委看在眼里,招呼他:“张排长,你来说说,以前你们部队里,当官的是不是顿顿有肉?”

那人涨红了脸,半晌才嘟囔一句:“不光有肉,还能打骂小兵……”“所以啊,”谭政委接过话头,粉笔重重敲在黑板上,“这就是咱八路军和他们的不一样。”

平顺县的训练场上,李政委正盯着俘虏们过障碍。一个瘦高个俘虏在矮墙前犹豫不前,他是原晋绥军的机枪手,胳膊上还留着被长官鞭子抽过的疤。

“怕挨揍?”李政委走过去,递给他一块干粮,“在这儿摔了有人扶,练好了有奖励,跟以前不一样。”

那人咬了口干粮,突然攥紧拳头冲过了矮墙,落地时溅起的泥点溅在胸前,像朵倔强的花。

黎城县的农田里,王政委蹲在田埂上,手把手教俘虏们分辨谷穗的成熟度。

“这穗子沉甸甸的才是熟了,就像做人,得实实在在才靠谱。”他抹了把汗,指了指远处帮老乡挑水的俘虏兵,

“你们看,赵大哥以前总说‘当兵的哪用干农活’,现在不也成了挑水能手?”田埂上的俘虏们笑起来,手里的镰刀挥得更欢了。

武乡县的被服厂内,谢政委正给俘虏们发新军装。一个独臂老俘虏接过衣服时,手抖得厉害,袖口磨出的毛边蹭过脸颊——他在国军十年,穿的都是别人穿过的旧衣,领口磨破了还得浆硬了继续穿。

“这衣服是新的,”谢政委帮他理了理衣襟,“新衣服配新人,以后咱就是为老百姓打仗的兵了。”老俘虏突然抹了把脸,粗哑着嗓子说:“俺……俺一定好好干。”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赵氏嫡女 福艳之都市后宫 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 非常权途 御女天下 都市之最强狂兵 偷窥发现高冷校草的另一面 田野花香 拥有荒古肾体的我,末世无敌了 离谱,谁家Alpha吃小蛋糕啊 诡异降临:开局拥有万亿冥币 花都太子 权财 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 混世小农民 神算真千金,傅太太被豪门圈宠爆 系统赋我长生,活着终会无敌 少年大宝 拒嫁豪门:少奶奶99次出逃 哑娘有空间,荒年不愁 
经典收藏谍战:我其实能识别间谍 四合院,想躺平的我却化身工具人 四合院:重工兴国 直播算命太准,被全网警察关注了 四合院:系统傍身,荒年不慌 四合院大国工匠 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 综影:从拿下杨桃开始横推 一人之下:十岁悟仙法震惊老天师 猎户家的温软小夫郎 综漫:获得催眠能力的我为所欲为 从虐杀原形开始 四合院回到五零 让你契约鬼,你契约钟馗? 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[快穿] 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 宝可梦:一代大师 四合院:我有一个狩猎空间 亮剑:兵团也是团 【历史直播】刷视频被老祖宗看到 
最近更新危险物种?换个星球就能吃! 娇雌死遁穿现代,兽夫日日修罗场 七零: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 何年何夕 九幽刑典 系统要我成恶母,我非养他成男主 暗恋十年,庄先生他藏不住了 前男友嫌我抠,成神豪后你哭啥? 诸天:我用呼吸法纵横玄幻下水道 善质力 娇娇心声野,撩得反派王爷红眼宠 认祖归宗后,她掀翻男女主! 和闺蜜穿越兽世:收服各类美男 非分之想 七零娇妻萌宠在手,随军护家无忧 我在新朝搞基建 月下飞天镜 万界存活游戏:顶流老婆杀疯了 笨蛋美人穿成霸总的反派助理后 温家嫡女杀疯了 
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txt下载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最新章节 -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